19世界末奥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城市大改造之后,全市四万幢的新建筑均于20年内建成,而且在建造与装饰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统一的要求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这种被称为“奥斯曼风格”的建筑,它们使巴黎看上去庄严整饬、协调浪漫,也让一些初到巴黎的游客感到:巴黎的街巷房屋总是相似。

实际上,接下来的20世纪初期在欧洲呈横扫之势的“新艺术(Art nouveau)”与“装饰艺术(Art Deco)”风格都诞生自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:巴黎。其中的新艺术风格始于1880年代,在巴黎的“美好时代”达到顶峰。这一风格最重要的特征是大量使用波浪形的流动线条、具体或抽象化的植物形象以及经过改造的自然元素,如:贝壳、昆虫、火焰等。一方面表示了对工业化大革命机器批量化生产的反思;另一方面运用新的生产材料获得了一种得未尝有的艺术面貌。

作为首创城市,巴黎自然拥有许多新艺术风格杰作,但这些充满自然奇趣的建筑毕竟隐没在了奥斯曼建筑的河洋之中,低头赶路的不经心,便很容易错过。今天这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新艺术代表人物之一Jules Lavirotte的两件作品,这两幢建筑都在le Concours de Façades de la Ville de Paris(巴黎城市建筑外观竞赛)拿过奖,又距著名景点非常近,推荐大家去看一看。

29_l_avenue_rapp
图中的建筑位于巴黎七区的拉普路(L’avenue Rapp)29号,从战神广场朝埃菲尔铁塔的反方向出口左转,步行只有3-5分钟的距离。

29_l_avenue_rapp3

这幢建筑建于1901年,周身的设计都体现着新艺术的特点:窗廊、屋顶、阳台,还有那扇令人惊艳的大门。环绕大门的雕塑由Jean-Baptiste Larrive设计,以一位女性的半身像为中心,伸展出相互缠绕的植物、花纹。而门本身的形状则有如昆虫,并装饰以动物纹样。

拉普鲁29号还是西方第一例以陶砖(瓷砖)装饰外墙的尝试,这一做法现在已经被运用地相当广泛,在当时却是十分前卫而大胆。墙上的陶砖均在火烧上釉后进行彩绘,颜色深浅不一,浮刻海浪纹,既有着规律渐变的整饬,又因为用色的灵活不板滞,显得富于韵律感与运动感。而陶瓷砖外墙的创始人Alexandre Bigot正是在1889年的世博会上受到中国瓷器的启发,才有了这一发明。

29_l_avenue_rapp4

Jules Lavirotte另一杰出作品是位于8区34 Avenue de Wagram的Ceramic酒店,建于1904年。Charles de Gaule Etoile站从出口Avenue de Wagram出站,对街即是。

34_avenue_de_wagram

这一建筑就在凯旋门附近,植物藤蔓蜿蜒于墙体,使得整个建筑仿佛是在丛林当中。

34_avenue_de_wagram2

34_avenue_de_wagram3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